当前位置:首页新闻频道公告通知

脚踏实地促发展 仰望星空谋创新 推进新时期宣城民革工作高质量发展 ---民革宣城市委会2023年度总结

发布:huqin2 供稿: 时间:2023-12-19 10:59:31 点击:6270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民革宣城市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相关文件要求,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深入践行“四新”“三好”要求,着力提升参政议政实效,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一、学思想、强根基,政治把握能力有提升

(一)学习二十大精神增强政治自觉市委会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全国两会、民革十四大精神、主题教育相结合。坚持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班子领学促学,带动引领广大党员“两个确立”的深刻领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截止目前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5次(全年安排6次)撰写心得体会、理论文章8篇。2月份,金小腊主委在省党校参加了全省领导干部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第三期轮训班的学习,市委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邀请宣城市委党校教育长、校委委员刘登桥副教授到会授课,共60人参加报告会。4月8日-16日,民革宣城市委会各支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活动。第三、六支部分别参观了无锡王昆仑故居、苏州柳亚子故居和六安朱蕴山故居,第四、五支部分别参观了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宜兴太华山新四军纪念馆郎溪县姚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姚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礼堂里,徐静铭副主委为党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课4月25日,金小腊主委参加了市委统战部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暨同心讲堂活动,并做了民革简史主旨报告。5月13-14日,市委会组织支部班子以上20名党员赴六安开展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活动,与民革六安市委会走多党合作之路、党员之家建设、参政议政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二)开展主题教育,凝聚思想共识。5月30日,民革宣城市委会启动“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突出12项重点任务,多措并举抓落实。6月2日,开展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专题学习活动6月8日,民革芜湖市委会来宣开展主题教育座谈交流。7月8日,举行主题教育专题党课,金小腊主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题开展专题宣讲,近70名骨干党员参加。在主委的示范带动下,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及各支部主委也纷纷深入基层支部授课宣讲。同时,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市委会和各支部班子成员、骨干党员共70余人集体收看了警示教育片,各支部也纷纷结合实际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切实推进内部监督委员会履行职责。10月23日,市委会在泾县民革党员之家召开主题教育座谈交流会,专职副主委徐春花和各支部主委结合本职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三)扩大宣传声量,提升党派影响第一,完善制度建设。市委会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出台信息宣传工作表彰办法,制定市委会信息工作方案,组建信息员工作队伍。完善量化考核,每月进行总结分析通报,提出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举办信息宣传培训班,不断提高党员信息宣传水平。第二加强平台建设。积极倡导“人人都是宣传员”“动动手指宣传民革”,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加强网络宣传平台建设,市委会网站运行良好充分利用统战、政协、民革各级网站、微信公众号、团结报、团结网等宣传平台,多渠道宣传履职实践。第三,加强阵地建设。第三支部在安徽中诚建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建成支部首个“党员活动室”。市委会深入七支部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民革党员之家作用进行调研,要求该支部加强民革党员之家的管理和利用,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履行民革职能的基地、组织党员活动的园地。2023年共上报各类信息109篇,其中1篇被人民政协报采用、3篇被团结报采用、6篇被团结网采用、2篇被安徽统战杂志采用。党员胡琴荣获得民革安徽省委会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党员陈真炎撰写的《能动司法语境下诉源治理中的“审判职能回归”路径---基于帕森斯“AGIL”分析法的审思》荣第获九届天大.中国司法论坛研讨会征文一等奖

二、重履职、建新功,参政议政工作有实效

(一)用好调查研究主抓手持把参政议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主委带头抓3月份,市委会成立参政议政工作小组,召开参政议政工作会议,班子成员分工协作,领题调研,分别围绕“加快‘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和“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以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等重点课题开展专题调研。主委金小腊带队赴杭州市、湖州市开展调研,撰写了《探索模式 整合资源 推动我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副主委王雪凤带队赴市区开展调研,撰写了《对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几点建议》的调研报告。副主委徐静铭带队赴台资企业开展调研,调研走访了鑫鸿交通工业(安徽)有限公司、宣城长拓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宣城亨泰电子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撰写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台资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及建议》的调研报告。截止目前,民革宣城市委会下属七个支部分别围绕医药发展、乡村振兴、助企纾困、营商环境、民族团结等主题开展调研共17次,撰写调研报告12篇。以直通车形式向市委报送意见建议3篇5月12日,市委会在市政协“加快‘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资政会上做口头发言,获市委领导肯定。10月27日市委召开的“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专题政党协商会上,市委会作了《探索模式 整合资源 推动我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发言,获市委李中书记肯定。

(二)苦练社情民意基本功继续以支部为社情民意收集点,依托各种渠道,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形成“一支部一站点、一党员一信息”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层层把好“真实关”、“表达关”、“政策关”,一事一报,表达具体,建议可行,进一步提高社情民意信息质量。2023年截止10月底共上报各类社情民意130,其中民革中央采用1篇、安徽省政协采用2篇、民革安徽省委会采用12篇、宣城市政协采用12篇、宣城市人大采用12篇、宣城市委统战部专报采用27篇。在市政协社情民意和市委统战部信息宣传考核中名列第一。王志昕撰写的关于优化完善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阅卷工作的建议》被民革中央采用徐春花撰写的《关于加强进口化妆品监督管理的建议》、刘永胜撰写的加快促进我省原料药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被政协采用胡琴撰写的《深挖科教富矿,锻造在皖青年人才发展强链》被作为省政协资政会书面发言,钱德明撰写的关于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被《团结报》采用。

(三)点燃建言资政强引擎组织党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撰写议案提案,切实抓好参政议政工作,确保出数量、有质量2023年两会市委会共收到各类建议提案65件,择优报市政协集体提案11件,委员提案18件,报市人大议案2件。在市政协遴选出的19件事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方面的重点提案中,市委会4件提案入选市政协重点提案,居政协各参加单位前列。其中集体提案《关于数字经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市政协副主席陈红英领衔督办。委员提案《关于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获市委统战部部长牛传勇领衔督办、《关于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提案》获市委政法委书记王会杰领衔督办、《创新政府投融资模式,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的建议》获常务副市长王珏领衔督办。

三、建机制、搭平台,组织自身建设有加强

(一)创新工作机制,打造有生命力的争先组织。第一,建立领导班子联系支部制度。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支部,参加所联系支部会议活动等制度,密切联系沟通,加强督导帮扶第二,建立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每两个月组织1次,并要求中心组成员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或理论文章发言1次。第三建立激励工作机制。出台民革宣城市委会参政议政和信息宣传表彰办法,制定民革宣城市委会先进支部考核评选办法(试行)》,实行量化计分制考核,评选出年度先进支部结果将作为今后评选、创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实行支部信息、社情民意每月分析通报制,总结分析工作,提出改进措施第四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为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在职党员述职评议制度,组建述职评议工作小组,开展在职党员述职评议工作。3月份,市委会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述职和民主评议。2月17日至26日,各支部分别召开在职党员述职评议会,通过述职、点评,提升了在职党员自我教育的能力提升了在职党员对组织的情怀,激发了在职党员参政议政的热情。

(二)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充满活力的组织。第一,市委会圆满完成届中调整。在市委和民革省委会的关怀下,9月8日,市委会圆满完成届中调整徐春花当选为民革宣城市第三届委员会委专职副主委、委员,增强了市委会班子的战斗力第二,组建专门委员会。创新探索成立参政议政、信息宣传、法律服务、医疗服务、书画艺术五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负责参政议政工作、信息宣传工作、法律援助及“六进”工作、“博爱牵手”医疗服务工作、文化下基层工作,调整充实专委会专家人才队伍,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工作实效。第三积极发展民革党员。持续引入新鲜血液,今年市委会新发展党员10名,重点发展三农、法制、祖统领域的特色党员,始终保持特色比例达70%以上。积极争取市委统战部和市委组织部的引荐和支持,发展优秀的科级以上实职干部4名。组建市级层面的代表人士队伍,实现后备干部的滚动发展和动态管理。第四,加强教育培养。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民革党员的教育培养。定期举办新党员培训座谈会、谈心谈话活动。9月12日,民革宣城市委会举办骨干党员、新党员参政议政培训班,邀请省委会参政议政部领导做专题培训推荐14名骨干党员参加省民革、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培训。2023年,党员荀名龙、刘方润被授予全省党外知识分子“双树双建”主题教育活动年度标兵称号党员刘丽华荣获“首届全省优秀教研员”称号;党员杨潇荣获全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三等奖;党员何晓琴书法作品《文心雕龙》在民革中央组织的第三届“风雨同舟”民革全国书画作品展出;市委会6幅书画作品获民革安徽省委会“乡村振兴 美丽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展展出。党员卢凡文爱心捐赠助力乡村振兴受宣州区双桥街道工作委员会、双桥街道办事处联合表彰。党员戴文祥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推介为“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称号。

(三)优化平台搭建,打造有影响力的建功组织。第一,申报界别委员工作室。积极申报建设“宣城市政协民革民进界别委员工作室”。10月底,宣城市政协领导赴市委会机关考察,确定了界别委员工作室办公地点。11月份,民革民进界别工作室向市政协提交了加大新能源光伏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我市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政协大会发言稿。第二持续推进示范支部和“民革党员之家”建设今年继续以示范支部创建为抓手,巩固创建民革中央和省示范支部工作成果。在1个民革中央示范支部、2个省级示范支部的已建成的基础上,扎实做好第三支部争创第三批省级示范支部,指导推动更多达标支部争创省级示范支部

四、扬特色、助发展,服务品牌打造有亮点

(一)开展法律服务扬优势为助力民革“中山法援”品牌建设,巩固强化宣城民革法律服务工作优势,打造宣城民革法援”品牌。安徽中山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宣城工作站于7月18日挂牌成立并运行,召开民革党员律师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增强党员律师责任和担当意识目前有11名法援律师。自工作站挂牌以来,共办理法援案件34件,其中刑事案件14件、民事案件20件,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先后开展普法进校园、进企业、进乡镇、进军营活动12次,累计240人次参与,接受各种法律咨询约140人次。党员律师叶树生被聘为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为配合政府营商环境考核需要,无偿担任“无产可破”案件宣城市美之锦美发制品有限公司、宣城市联合商贸有限公司两破产清算案负责人,在一个月内办结,获得办案机关高度好评。

(二)持续关爱老兵送温暖2023年,民革市委会第五支部牵手宣城市红烛爱心协会组成“关爱抗战老兵”志愿服务队赴宣州、宁国、绩溪、泾县、旌德等,走访慰问境内9位健在的抗战老兵,送去价值39000多元的慰问金和生活用品。2014年以来,第五支部牵手宣城市红烛爱心协会等爱心团体和企业、个人,已连续10年开展了“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生日送祝福”、“陪伴计划”等一系列关爱抗战老兵的爱心活动。第四支部与中共宣城农行人力资源部党支部在水阳镇联合开展支部共建活动,看望慰问建国前参军的裘公社区杨志新老人和长沟村抗美援朝老兵丁宗初,送上水果、牛奶和慰问金,并座谈交流基层组织建设经验。

(三)倾心扶贫助困解民忧为助力民革“博爱.牵手”品牌建设,近年来,民革市委会第七支部持续开展名医专家到家门义诊活动,打造“同心为民”社会服务品牌。第七支部主委唐曾贵带领支部医生党员和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专家到泾县蔡村镇宋村、昌桥乡卫生院、汀溪乡上漕村、榔桥镇浙溪村、云岭镇敬老院、泾县紫阳村等地,先后累计开展10余次为民义诊送健康活动,服务群众2000余人,发放健康宣传单2000余份,免费发放药品10000余元,有效扩大了宣城民革的社会影响。第四支部赴宣州区新田学校、第六支部联合济川街道商会赴金坝街道三合村分别开展“六一”慰问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活动,送去学习生活物品和慰问金累计7000元。第七支部开展重阳节慰问活动,为泾县云岭镇敬老院138名老人捐赠了价值13800元的冬季衣物等慰问品。泾县政协“益路同行”工作室领衔委员、安徽中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发明联合部分泾县政协委员向宣城市泾川教育基金会捐款5万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金发明还先后向琴溪镇新元村困难群众、稼祥中学教育事业、泾县青年志愿协会、一线交警消防救援大队、武警部队、在建建筑工地工人、宣城市工业学校、泾川教育基金会累计捐款捐物88500元。他在疫情期间,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30余人次、紧急搭设围挡500余米,助力泾县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党员沈新星连续4年资助困难学生3000元,2023年向泾县团县委设置的清凉补给站捐赠1500元的矿泉水、向泾县二小捐赠6000元。党员钱德明连续18年慰问水阳镇30多名五保老人,捐赠宣城市宣州区马拉松协会2000元。

2024年,民革宣城市委会将以深入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继续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实抓细,确保中共二十大精神在宣城民革落实落地、见行见效。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民革中央十四大精神。通过市委会领学、各支部跟学、广大党员自学等全覆盖式的学习,切实学透悟透会议精神实质,用以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做好“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工作总结工作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二是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坚持主动协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民革在社会法、促进祖国统一、“三农”等领域的优势,优化深化各类调研活动的议题设置和程序安排,做到议政建言出实效、凝心聚力助发展,在政治协商的广阔舞台上全面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气象、新干劲、新作为。扎实开展民主监督,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的难点、重点,深入开展民主监督工作。三是不断深化自身建设。加强重点分工领域党员发展,狠抓高层次人才储备工作。加强民革中山法律援助中心宣城工作站建设,健全参政议政、信息宣传、法律服务、医疗服务、书画艺术等专项工作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重视和强化对外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员参政议政水平,打造一只过硬人才队伍,扩大民革影响力。四是常态化开展社会服务。构建宣城民革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社会服务格局。以各个专项工作小组为依托,常态化开展医疗、送法、送文化“六进”活动。广泛发动党员,自发参与社会各类帮扶服务活动。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534号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城市委员会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1800号-1
       地址:宣城市叠嶂中路31号 电话:0563-3019537 邮编:242000 xcsmgbjb@126.com